王集镇响水村:种下“黄金桃” 收获“致富果”
王集镇响水村:种下“黄金桃” 收获“致富果”
王集镇响水村:种下“黄金桃” 收获“致富果”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邬玲玲、李文玲、曹春燕)进入6月,王集镇响水村150亩(mǔ)黄桃陆续(lùxù)成熟,果园里满是果农们忙碌(mánglù)的身影。5年前种下的黄桃树,如今结满喜人的“致富果”。
6月23日,记者(jìzhě)走进响水村黄桃园,只见翠绿的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黄桃,桃香扑鼻而来。十多名工人在桃园里来回穿梭,忙着采摘、搬运(bānyùn)、装车,种植户何在成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。“今天我准备采6、7000斤(jīn)(jīn)(jīn),要采三批,大果3.6元/斤,中果2.6元/斤,小果1.4元/斤,都是李书记带老板过来收购的。”
“我们黄桃基地一共有150亩,有春雨(chūnyǔ)1号、2号、5号。其中5号最早上市(shàngshì),大概6月12号上市,现在差不多结束了,2号又接着上市,1号最晚。”王集镇响水村党支部书记李心愿说(shuō)。
何在(hézài)成(chéng)家的黄桃树是5年前种(zhǒng)下的,由响水村村集体出资购买树苗和修建灌溉等基础设施。起初何在成并不(bù)看好,村干部带头种植之后,他便与村里其他几户种植户一起,抱着试试看(shìshìkàn)的态度,也跟着(gēnzhe)一起种了8亩黄桃。去年,黄桃树进入丰产期,连续两年的丰收,让何在成信心倍增,“今年毛收入达到上10万元,比种其他作物划算多了。”
在响水村的(de)一个(yígè)冻库,来自荆州的水果商贩王道成正与工人们一起(yìqǐ)分拣打包刚采摘下来的黄桃,满筐的黄桃个个色泽鲜艳、个头饱满,“连续来三年(sānnián)了,这个桃子品质特别好,硬度好、糖分高,现在基本上每天要运走10000多斤。”
响水村是王集镇的山区村。近年来,该村因地制宜(yīndìzhìyí),不断尝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。2020年底,响水村村两委通过外出(wàichū)考察调研,引进种植12,000棵黄桃树,打造150亩黄桃基地,采取(cǎiqǔ)与农户合作经营的模式,由农户管理和销售,收益由村集体参与分红。“收益后村集体每棵树有5元钱(qián)的分红,大概每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(zuǒyòu)。”李心愿说(shuō)。
150亩的(de)黄桃基地不仅让果农和村集体实现增收,也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的家门口就业机会。“我主要负责拉桃子,半天时间能挣(zhēng)100元左右。”王集镇响水村村民张兆牛说(shuō)。
“我们桃园从剪枝、除草、套袋到采摘,需要大量的人工,每亩地平均人工支出(zhīchū)在2600元(yuán)左右。”李心愿说。
李心愿(xīnyuàn)表示,今后打算依托产业基础、资源优势,发展电商、观光采摘(cǎizhāi)等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真正让小小黄桃成为(chéngwéi)村民增收的“致富果”。
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邬玲玲、李文玲、曹春燕)进入6月,王集镇响水村150亩(mǔ)黄桃陆续(lùxù)成熟,果园里满是果农们忙碌(mánglù)的身影。5年前种下的黄桃树,如今结满喜人的“致富果”。

6月23日,记者(jìzhě)走进响水村黄桃园,只见翠绿的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黄桃,桃香扑鼻而来。十多名工人在桃园里来回穿梭,忙着采摘、搬运(bānyùn)、装车,种植户何在成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。“今天我准备采6、7000斤(jīn)(jīn)(jīn),要采三批,大果3.6元/斤,中果2.6元/斤,小果1.4元/斤,都是李书记带老板过来收购的。”

“我们黄桃基地一共有150亩,有春雨(chūnyǔ)1号、2号、5号。其中5号最早上市(shàngshì),大概6月12号上市,现在差不多结束了,2号又接着上市,1号最晚。”王集镇响水村党支部书记李心愿说(shuō)。
何在(hézài)成(chéng)家的黄桃树是5年前种(zhǒng)下的,由响水村村集体出资购买树苗和修建灌溉等基础设施。起初何在成并不(bù)看好,村干部带头种植之后,他便与村里其他几户种植户一起,抱着试试看(shìshìkàn)的态度,也跟着(gēnzhe)一起种了8亩黄桃。去年,黄桃树进入丰产期,连续两年的丰收,让何在成信心倍增,“今年毛收入达到上10万元,比种其他作物划算多了。”

在响水村的(de)一个(yígè)冻库,来自荆州的水果商贩王道成正与工人们一起(yìqǐ)分拣打包刚采摘下来的黄桃,满筐的黄桃个个色泽鲜艳、个头饱满,“连续来三年(sānnián)了,这个桃子品质特别好,硬度好、糖分高,现在基本上每天要运走10000多斤。”
响水村是王集镇的山区村。近年来,该村因地制宜(yīndìzhìyí),不断尝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。2020年底,响水村村两委通过外出(wàichū)考察调研,引进种植12,000棵黄桃树,打造150亩黄桃基地,采取(cǎiqǔ)与农户合作经营的模式,由农户管理和销售,收益由村集体参与分红。“收益后村集体每棵树有5元钱(qián)的分红,大概每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(zuǒyòu)。”李心愿说(shuō)。
150亩的(de)黄桃基地不仅让果农和村集体实现增收,也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的家门口就业机会。“我主要负责拉桃子,半天时间能挣(zhēng)100元左右。”王集镇响水村村民张兆牛说(shuō)。
“我们桃园从剪枝、除草、套袋到采摘,需要大量的人工,每亩地平均人工支出(zhīchū)在2600元(yuán)左右。”李心愿说。
李心愿(xīnyuàn)表示,今后打算依托产业基础、资源优势,发展电商、观光采摘(cǎizhāi)等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真正让小小黄桃成为(chéngwéi)村民增收的“致富果”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